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2014 — 2018年发展规划

作者: 时间:2015-02-28 点击数: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2014 — 2018年发展规划

医学实验中心简介

医学实验中心隶属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前身为检验科和中心实验室。为贯彻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规定,于2006年10月18日由宁夏卫生厅正式批准,由检验科和中心实验室合并成立医学实验中心,本中心是集临床常规检验、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医技科室。中心现有员工107人(在编人员64人、院内聘用人员18人、合同制员工11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人员14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27人;博士学位2人、双硕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7人、大学本科学历49人、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27人。是自治区内开展检验项目最多、标本检测量最大、检验技术先进、专业设置齐全的临床实验室。

医学实验中心固定资产近亿元,其中包括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干式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球分析仪、特种蛋白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血培养仪、血凝仪、全自动电泳仪、荧光定量分析仪、流式细胞分析仪等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拥有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科研实验室,为全院科研工作提供开放式服务。

医学实验中心分别设有:临床生化、临床血液(包括临床体液)、临床微生物、临床免疫、血液细胞形态学、脑脊液细胞学、基因扩增(分别于2006年7月、2011年1月通过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验收)、流式细胞术、遗传学等专业实验室以及科研实验室,开展工作覆盖临床检验各个专业学科,并分别在门诊、急诊所在场所设立实验室,开展血液、体液等常规检验以及生化检验项目以满足门、急诊患者的需求。

医学实验中心不仅重视临床常规检验工作,同时也不断加强科研、科室文化建设。

医学实验中心发展愿景

医学实验中心秉承:“准确及时、诚信服务、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的方针,为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提供临床实验室检测的同时为患者和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解释和咨询服务,力求做到:检测结果及时、准确、有效、安全,服务热情、周到、便捷,致力于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需要。

医学实验中心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检验医学发展趋势,着眼于未来检验医学发展需求,立足于建设国内一流医学实验室,通过加强学科建设、规范科室管理、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工作,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将医学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技术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的知名医学实验室。

第一章 2014-2018年医学实验中心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09-2013年的工作回顾与总结

一、 科室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获得国家认可

医学实验中心于2011年4月14日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认可项目107项,认可范围覆盖了临床生化、免疫、血液、体液、微生物、遗传、PCR、流式细胞等专业领域,通过认可后检验质量不断提高,显示了较高的管理优势与技术能力。通过质量体系自身的良好运行识别和控制不符合项,对识别的不符合项及时制定纠正措施,采取预防措施,有效促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013年12月13-15日,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复评审及扩项评审,扩项21项,现有认可项目128项。

(二) 科室管理进一步规范

医学实验中心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要求建立“三级管理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中心主任负责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总体工作,统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体系运行持续有效;设置督导负责人负责监督考核;设置技术、质量负责人与技术组等8个职能组和临检组等6个专业组(门诊、急诊分别设有实验室)构成体系运行主体管理单元,负责体系运行具体工作。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定期的内审、管理评审等工作,有效地推进质量体系管理与运行,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认可准则的要求。

(三) 学科建设成绩显著

近5年来医学实验中心学科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临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宁夏检验医学创新团队获批自治区第三批科技创新团队。中心有多人担任国家、自治区专业学术团体兼职,其中: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第八届委员1人;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委1人;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第八届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全国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热带病学分会全国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八届青年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青年委员1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人、青年委员1人;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委员1人;宁夏分子生物检测学会理事长1人、常务理事1人、理事2人;宁夏医学会理事1人;宁夏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2人(1人兼任秘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兼任秘书),委员1人。《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1人、审稿专家1人;《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1人;《临床检验杂志》审稿专家1人;《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频道)》编委2人;《宁夏医科大学学报》编委1人、审稿专家3人;《宁夏医学杂志》编委1人,审稿专家1人。

(四) 临床检验工作效益凸显

伴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医学实验中心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通过成立临床支持中心专门负责样本运送、实验室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以及先进的标本传输系统的陆续使用,有效缩短了标本的运输时间。通过严格控制分析前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等各个时间节点以及用条形码作为检测样本的唯一标识等措施,使分析前标本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2007年医学实验中心创办了《宁夏检验医学》,报道检验医学新技术、新业务、科研成果,检验医学教育,积极宣传我院检验医学各项工作,架起了检验医学和临床医护之间沟通的桥梁,营造了良好的科室文化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医学实验中心注重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通过参加临床会诊、病例讨论和查房、建立与临床沟通的热线、专人负责投诉的受理与解决、举办业务讲座及临床医护培训班、发放标本采集手册和医生手册、组织与临床医护的沟通会、定期走访临床、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开展问卷调查,征求临床意见等方面的工作,逐步提高了检验项目正确选择、标本正确采集、运输与保存的符合率。严格执行SOP,规范操作与记录,完善设备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比对、性能验证等工作,提高了分析中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保证了检验质量。通过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提前上班时间、增加中午连班人员、调整结果审核模式、减少批量工作单元等方式优化检验流程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进一步保证了检验报告周期的符合率,有效地缓解了因标本量大而检验报告周期难以保证的矛盾。通过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强化报告单审核、发放,危急值报告制度,使检验报告发放实现自动化,把检验报告的差错率降到最低。通过建立咨询热线以及下临床等工作的持续开展,有关检验结果的咨询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分析后工作的有效保证和持续改进,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五) 教学工作成绩优异

医学实验中心注重教学工作,多年来已培养出具有较强的临床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人员梯队趋于合理。2008年宁夏医科大学成立检验学院,实行院科合一的管理模式,有效推动了检验、教学互动,促进了宁夏地区检验医学人才培养向着现代化、临床化方向发展。现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及师德标兵”称号3人;临床教师30余人,多次在学院及学校教学比赛中获奖。现有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点1个,博士生导师(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1名,硕士生导师4名,培养硕士生39人。

(六) 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成立医院公共科研平台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投资1000多万元,面积1000余平米,拥有焦磷酸测序仪、荧光定量PCR仪、脉冲场电泳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为本院临床医务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优越的科研支撑条件;2007年建成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病原微生物耐药研究重点实验室”,连续2届被评为“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优秀成员单位”。近5年获得卫生部开放课题基金资助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部级课题3项,自治区级课题13项,校级课题8项,累计资助经费近3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文章10余篇,中华系列10余篇,获得宁夏科技成果奖、宁夏科学技术进步奖、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等多项。2012年5月,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为依托,以魏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检验医学研究”团队,被授予自治区第三批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12月,临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七) 科室工作环境改善显著

2009年新的实验室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现代化的建筑及装修,先进的实验室设施和适宜的工作环境有力保障了医学实验中心临床检验、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开展。通过实验室温度、湿度、照明、供电等条件的控制,确保了工作环境满足质量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环境条件。

(八) 人才培养大力加强,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五年来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培养,结合检验医师、技师培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日常工作中的培训与考核,年终系统的人员能力评估,有效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业务素养和学术水平。鼓励并创造条件安排工作人员利用脱产和在职形式参加研究生学习、外出进修、参加全国、地区学术会议及培训班、科室每月集中学术讲座、专业组每周业务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加强人员培训,持续提高人员业务能力。

二、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

医学实验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从准备建立至今有近8年时间,通过国家认可委批准认可近3年,经过初评、监督评审和复评审的专家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满足认可要求。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主要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准则及相关规定的符合性有待提高、管理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加强、管理效率及人员执行力等方面也有诸多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

(二)学科建设方面

近年来,随着“院科合一”的管理模式逐渐确立,科室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尚未取得有代表性的建设成果。学科积淀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和“重点学科”和“重点临床专科”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人才培养方面

科室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注重对年轻工作人员的培养,通过检验医师、技师培训基地对新进、轮转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与考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专业技术人员进修、研修、继续教育、学历学位学习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工作人员进修、深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利用工作之余学习的热情不高,效果不理想。科内继教活动参与率与培训效果未达到预期。

(四)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基本能够满足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要求,但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主动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待加强。见习实习生的带教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带教老师的培训需要加强。

(五)科研及创新工作

科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等申报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自治区科技进步成果奖、学术论文奖等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整体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能够申请并获批的项目数较少;主动设计、申报科研项目的人很少;参与科研、新技术新业务的人较少、主动性较差;科研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尚未建立等等。

新技术新业务每年都有开展,但总体来讲开展的数量、质量均较低,甚至因为部分项目不能及时开展或不能开展而影响了临床的诊疗工作,导致个别临床科室对我科配合临床工作的满意度有所下降。另外,个别项目现有技术已经升级或更新,而专业组未能及时关注并将新技术引进。

第二节 2014-2018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面临的新机遇

医学实验中心未来五年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医院近年来对医学实验中心的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今后的支持将会一如既往。其次,通过过去尤其是近三年的体系建设及认可工作,科室在常规技术工作的质量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确立了符合自身情况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能力和效果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科室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职称、高学历、有经验的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并开始显现其人才优势。第三,随着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相关工作的推进,分子诊断技术的陆续推广应用,必将为推动医学实验中心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新的更大的动力。

二、 面临的新挑战

医学实验中心未来5年的工作机遇与挑战共存。首先,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与挑战:医院以及临床科室对医学实验中心整体工作的期望与要求在近年工作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科室工作面临的压力增大。区内其他医院检验科室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医学实验中心的领先优势逐渐缩小。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也会在未来增加诸多不确定性。其次,来自于内部的压力与挑战主要表现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时间尚短,很多习惯尚未养成,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存在不稳定因素。科室人员综合能力还比较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学科建设的积淀还比较薄弱,距离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完成面临巨大压力。

第二章 医学实验中心2014-2018年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总体发展目标

一、 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增加通过认可项目,确保体系工作满足认可要求,顺利通过监督评审及复评审。实现学科建设再有新突破:临床检验诊断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临床检验学科获得校级、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医学实验中心达到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授予条件。力争实现将医学实验中心建设成为西北乃至国内一流医学实验室的目标。

二、 建设目标及具体工作内容

(一) 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确保顺利完成体系建设及运行的各项工作,不出现重大不符合项和重大投诉,努力保持“零纠纷”。确保以质量方针指导体系工作,体系运行达到既定质量目标的要求。继续申请增加认可项目,5年内扩项项目达到30-50项。确保顺利通过例行监督评审及复评审。

(二) 科室管理工作

切实加强科室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工作的执行力。继续加强科室管理团队建设,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人文、社会等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管理能力。

1. 完善科室绩效考核的系统化管理。完善科室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逐步细化各项考核指标和评分细则,完善科室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2. 完善科室信息化建设。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达OA),同时积极引进其它先进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将科室各项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指标化、具体化、明确化、信息化,并争取实现个性化统计,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之更好地为科室工作服务。

3. 努力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培训班》由区内学术活动创办成全国性学术活动。

4. 制度化建设工作更进一步。逐步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研究生培训考核制度等,逐步提升科室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及科研能力。

5. 建设成熟的科室培训考核体系。力争在5年内,实现科室内部培训考核体系建设、检验医师培训基地系统化建设,继续向区内外持续输送优秀的检验医学人才。

6. 使科室流程化管理建设再上新台阶。从实验室分布、布局、分析前、中、后的全流程实现更加精细化管理。

7.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适时准备进行CAP实验室认可工作。

8. 努力实现将科室内部期刊《宁夏检验医学》创办成正式的检验医学类专业期刊。

9. 及时总结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努力撰写有关科室管理的学术论文。年度发表管理类论文不少于5篇。

(三) 学科建设

以创建“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为目标,突出重点工作,以点带面,全方位加强学科建设。注重对学科骨干尤其是中青年骨干的培养,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专业技术骨干的培养力度,力争用五年时间培养专业学科骨干5-10人。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员的培训,采取科室、专业组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智能化通讯工具等高科技手段创新培训形式,提高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便捷性,从而提高培训效率,保证培训效果。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业务能力,进而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力争在五年内,努力打造成覆盖生化、免疫、临检、微生物、遗传、分子等各亚专业的各学科发展平台。

1. 创建临床生化参考实验室。依托科室生化、免疫专业(定量项目),创建临床生化参考实验室,为后续打造成为西北地区临床生化参考实验中心奠定初步基础。

2. 成立自治区肝炎确认实验室,创建自治区肝炎复检中心。依托科室免疫组感染免疫专业(主要为乙肝、丙肝),成立肝炎确认实验室,并力争创建肝炎复检中心。

3. 创建自治区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实验室。依托科室免疫组自身免疫专业,成立自治区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实验室,创建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中心。

4. 努力创建血液病诊断中心。依托科室临检组、流式细胞室、特检组遗传室、科研组分子诊断平台,努力创建成自治区血液病筛查中心。

5. 努力创建自治区微生物质量控制中心。依托科室微生物组及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努力创建自治区微生物质量控制中心。

6. 努力创建自治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心。依托科室特检组遗传专业,努力创建自治区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中心。

7. 努力创建自治区分子诊断中心。依托科室科研组科研平台及医院分子诊断中心,努力创建成为自治区分子诊断中心。

(四) 临床检验工作

以质量管理体系统筹临床检验工作的发展,做好质量保证相关工作,确保技术工作持续满足认可准则和应用说明的要求,稳步提高临床检验工作的质量,确保满足临床医护及患者的需求。以“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为抓手,努力增加检测项目,每年新增检测项目30-50项左右,力争使中心检验项目达到400项以上。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加强对外部供应品的管理,保证各种试剂、耗材的供应和质量。

(五) 教学工作

稳步推进教学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好本科生后期临床教学工作,保证高质量完成各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

1.教学专业范围全学科覆盖。实现生化、免疫、临检、微生物、分子诊断、遗传、实验室管理、仪器分析及实验教学等全学科覆盖。

2.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师梯队建设,包括骨干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及后备教师梯队建设;

3.努力实现如下教学目标,包括:

1) 每年新增遴选青年教师1-2名;

2) 培养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实现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5-10名;

3) 实现博士生导师及博士点遴选;

4) 努力实现完成教改项目1-2项;

5) 主编、参编教材编写2-3部;

6) 努力创建临床检验诊断学校级重点学科。

(六) 科研工作

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鼓励科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力争每年获得各类科研立项5-10项,经费15-50万元;争取每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努力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加强对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通过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的建设推动科室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及时总结常规检验及科研工作成果,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力争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0-50篇,核心期刊占比超过50%;SCI论文2-5篇,中华系列期刊5-10篇。力争在专利申报、科技成果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第三章 实现2014-2018年发展规划的保障和措施

一、 充分发挥核心小组在科室发展中领导和保障作用

根据医院相关规定,核心小组在科室工作中发挥集体决策的核心作用,只有很好地发挥核心小组的作用,才能保证科室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稳步推进,不出现重大失误。因此,充分发挥核心小组在科室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是实现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必要保障。

二、 坚持以质量管理体系统筹科室发展工作

建立并逐渐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是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经过多年来的探索选择的共同发展道路。以质量管理体系统筹科室全面发展是保证科室能够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持续进步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把科室所有工作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室工作统筹兼顾、均衡发展的问题。因此,坚持以质量管理体系统筹科室发展工作是保证发展规划落实到位的根本保障。

三、 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对于科室的发展至关重要。管理团队将有效发挥“火车头”的作用,能够准确定位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带领科室向着既定目标稳步迈进,同时,也为发展规划的落实提供了管理保障。因此,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实现五年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四、 坚持创新工作,确保实现持续改进

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没有创新性思维,发展将面临“一汪死水”的境遇;没有创新尝试,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发展就是做前人所没有做,甚至是不敢做之事。坚持以创新性思维、创新性工作推进科室发展,实现科室发展目标,为科室实现可续发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

五、 精心组织,团结协作,确保实现2014-2018年发展规划预定目标

发展规划只有得到很好组织实施,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只有发挥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最终落实到位。加强组织领导,团结科室所有工作人员,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为实现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各部门应该根据规划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办法、确定责任人,将发展目标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目标促进工作改进与发展。加强管理、落实保障措施,为最终实现科室总的发展目标贡献本部门的力量。

医学实验中心

2014年8月30日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 主办 宁医大总院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951-6744459邮编:750004  地址:宁夏银川市胜利街804号